郎尼根論超越屬性──《洞察》第十六至二十章釋義
郎尼根論超越屬性──《洞察》第十六至二十章釋義
作者:關永中
出版年份:2025/03
語言: 中文
叢書名號:輔仁大學研究叢書255
ISBN:9789860729801
定價:550元
出版年份:2025/03
語言: 中文
叢書名號:輔仁大學研究叢書255
ISBN:9789860729801
定價:550元
作者:關永中
出版年份:2025/03
語言: 中文
叢書名號:輔仁大學研究叢書255
ISBN:9789860729801
定價:550元
出版年份:2025/03
語言: 中文
叢書名號:輔仁大學研究叢書255
ISBN:9789860729801
定價:550元
出版品說明
西哲史自上古以來,已有知名哲人對準「存有」義而談論其「超越屬性」等事項;時至中世紀之多瑪斯,還把其中之「一、真、善、美」等屬性作條理化的處理。及至當代的郎尼根,作為士林哲學的傳人,除了符應多瑪斯說法外,還把個別屬性作深化論述,涵括西方傳統之指謂:「在己不分之謂一,心物符應之謂真,可欲之謂善,充實之謂美。」其義也吻合了孟子〈盡心下・25〉所言之「可欲之謂善,有諸己之謂信,充實之謂美,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,大而化之之謂聖,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。」以致輔仁大學也把二者合併而造就其「真善美聖」之校訓。
本著作呈現三個單元,以第一單元作為「主軸篇」,暢談郎氏《洞察》所議論的「超越屬性」;第二單元作為「後續篇」,對《洞察》所未及詳述之點作後續補充;至於第三單元作為「延伸篇」,則在乎把郎尼根《洞察》思路,延伸至「神學方法、道德實踐」、「神秘靈修」等論題上,以企圖在知與行上臻至「止於至善」。
【目錄】
前言
序
目錄
甲單元:〈主軸篇〉
〈超越屬性:以《洞察》十六至二十章為主軸的探討
內容摘要
關鍵詞
引言
壹、與多瑪斯懇談超越屬性
一、超越屬性 意謂 存有者之特性
二、超越屬性 也意謂 存有者因應著人而孕育的價值
三、眾超越屬性之間的關連
四、超越屬性體系的建立
五、超越屬性的個別分析
貳、與郎尼根懇談超越屬性
一、引介
二、與郎尼根談「美」
三、與郎尼根談「一」
四、與郎尼根談「真」
五、與郎尼根談「善」
叁、與郎尼根談超越屬性的究竟義
一、從存有特性談存有觀念
二、從存有觀念到神的義蘊
三、人對神存在的肯定
四、從「神之全知、全能、全善」前提下談「惡」
五、化解的誘導性結構
肆、綜合說明
乙單元:〈後續篇〉
〈神話與奧祕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七章1節所引申的討論〉
〈文本解釋所蘊含的真理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七章3節釋義〉
〈譏諷與幽默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八章三之3節釋義〉
丙單元:〈延伸篇〉
〈郎尼根《神學方法》所蘊含的超驗法〉
〈道德的切慕、洞察與歸化——郎尼根理論體系的開放性伸延〉
〈超越的切慕、洞察與歸化——兼論聖十字若望對郎尼根體系能有的補充與啟發〉
參考資料選錄
本著作呈現三個單元,以第一單元作為「主軸篇」,暢談郎氏《洞察》所議論的「超越屬性」;第二單元作為「後續篇」,對《洞察》所未及詳述之點作後續補充;至於第三單元作為「延伸篇」,則在乎把郎尼根《洞察》思路,延伸至「神學方法、道德實踐」、「神秘靈修」等論題上,以企圖在知與行上臻至「止於至善」。
【目錄】
前言
序
目錄
甲單元:〈主軸篇〉
〈超越屬性:以《洞察》十六至二十章為主軸的探討
內容摘要
關鍵詞
引言
壹、與多瑪斯懇談超越屬性
一、超越屬性 意謂 存有者之特性
二、超越屬性 也意謂 存有者因應著人而孕育的價值
三、眾超越屬性之間的關連
四、超越屬性體系的建立
五、超越屬性的個別分析
貳、與郎尼根懇談超越屬性
一、引介
二、與郎尼根談「美」
三、與郎尼根談「一」
四、與郎尼根談「真」
五、與郎尼根談「善」
叁、與郎尼根談超越屬性的究竟義
一、從存有特性談存有觀念
二、從存有觀念到神的義蘊
三、人對神存在的肯定
四、從「神之全知、全能、全善」前提下談「惡」
五、化解的誘導性結構
肆、綜合說明
乙單元:〈後續篇〉
〈神話與奧祕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七章1節所引申的討論〉
〈文本解釋所蘊含的真理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七章3節釋義〉
〈譏諷與幽默——郎尼根《洞察》第十八章三之3節釋義〉
丙單元:〈延伸篇〉
〈郎尼根《神學方法》所蘊含的超驗法〉
〈道德的切慕、洞察與歸化——郎尼根理論體系的開放性伸延〉
〈超越的切慕、洞察與歸化——兼論聖十字若望對郎尼根體系能有的補充與啟發〉
參考資料選錄